2025年11月20日,在国家“海洋强国”和“科技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虚拟现实大空间沉浸式体验展《沉浸极点——南极之旅》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大剧院盛大开幕。此次体验式展览由青海省投资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主办,中央广播电视局央博数字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出品,西宁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运营,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质版权资源与当地文旅场景深度融合的又一创新实践。这是国家IP极地科考考察首次以虚拟现实方式登陆青藏高原,为广大民众打造了一场科普极地科普盛宴。超越时空的西域大众。这一高原将连接极地,打造国家层面的科学传播和生态对话新平台。青海省作为“三大江河之源”、“中国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高原生态科研基地。其冰川系统与南极冰盖具有自然科学研究和生态共鸣。本次展览,我们将利用数字技术为桥梁,将科研地点从南极洲“搬”到青海省,实现“高原”与“两极”之间超越时空的对话。青海中央基地副主任杜震在致辞中强调,“青海省不仅是生态资源的宝库,也是国家科普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虚拟现实展,青海青少年在家就能“游历”南极,体验国家极地科考的辉煌成果。这对于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提高国民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打造“内容+科技+场景”落地标杆。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青海省战略性国有资本管理实体,近年来秉承“资本强”的方针,“产业促进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围绕打造产业“四个定位”的主线战略,持续落实好基本任务。李国际总裁在讲话中表示,要发挥首都实体优势,战略性支持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展望未来,青海省国投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央视合作,深入挖掘青海生态遗产和本土文化精髓,共同打造更多体现青海特色和时代感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将为青海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通过3D建模、动态捕捉、大空间定位等前沿技术,构建沉浸式互动极地场景,让观众从‘观看者’转变为‘体验者’。”青海省旅游不仅是“国家平台、地方落地”的模式,也在西部地区成功复制了“IP内容+数字技术+现场运营”的模式,为中部地区后续合作提供了可延伸的样本。以数字文旅为桥梁,激活冬去春新消费要素。柯 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总局局长西宁市旅游局局长在致辞中表示:“当前,西宁市正在积极推动冬春文旅消费提升,沉浸式大空间虚拟现实体验展《沉浸极地·南极》正在有效填补冬春文旅产品的短缺,通过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该项目将为广大游客提供跨区域的沉浸式体验,助力“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变。该项目不仅将整合科技创意平台和一级内容活动,还将提供本地运营的实践经验。通过整合,我们成功构建了从内容生产到市场运营的完整链条,为西宁市提供“文化+科技+旅游”。这一一体化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在启动仪式上,未来是分享,科学探索精神在会场产生共鸣。启动仪式上,青海省国资委、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局、西宁市政府、青海省投资公司、青海省中心站等部门领导共同按下启动按钮,标志着青海省“极地体验——南极出发”项目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国家极地科学考察知识产权与青海高原文化旅游资源创新融合迈出重要一步。这不仅为当地民众“零距离”体验南极打开了一扇科技窗口,也为青海依托数字技术打造文化旅游新业态、拓展民俗新途径按下了“加速键”。科学教育。此次启动,是中央和地方携手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惠及人民、科技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体现。展览以打造“可行走、可触觉”的极地课堂为目标,设置了南极冰川行走、“雪龙号”破冰航行、秦岭基地内部参观等多个沉浸式场景。它将大空间定位和互动故事讲述相结合,打造“可行、可触、合理”的极地科考探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