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封关临近,海南贸易规则重组正在加速。记者进入海南洋浦港区控制的粮油加工企业进行调查。在这里,记者抓住了关键词“吨”。该公司今年的第一笔订单创下了纪录,从订单签订到发货仅用了7天时间。且看海南自贸港因海关封关将如何“开放”。
在海南洋浦保税港区一家粮油加工企业,官员刚刚从东盟进口博览会带来了价值约1.5亿美元的大额采购订单。得益于海南自由贸易港不断完善的“效率名片”,外商大额订单踊跃。张辉清楚地记得,今年第一笔订单公司在自贸港的食用油发货创下了纪录,从订单签订到发货仅用了7天,比传统快了很多所有外贸出口流程。
高效通关不可能一蹴而就。张辉回忆,当初创办公司时,最困难的就是不熟悉系统流程,导致产品延误、无法发货。四年来,张惠和团队配合海关逐项核查,提出近20项优化建议,推动报关模式从“凭票报关”升级为“先出区、后报关”,一张货票出口时间缩短近一周。随着优惠政策的持续推动,入驻洋浦港区的食品企业由最初的十几家发展到数十家,一个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正在形成。随着全岛封锁的威胁,政策红利将进一步增加。针对大量散货进入财政管制港区的情况,海关正在测试监控进口食品的新模式。同一企业、同一批次原材料、同一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只需进行一次检测,加速了产品在区域外的销售。
张辉希望未来关税政策进一步放宽,让更多岛内企业享受到红利,让产业链畅通岛内岛外。
海南海关关闭倒计时加速 离岛“新”免税措施
享受这种便利的不仅是企业,还有海南岛的居民。对人来说也是如此。本月初,新版离岛免税政策实施,助力海关封关措施。新的免税品类、新的购物方式不断涌现。今天新类别的销售情况如何?新政策会让免税品“更容易买”、“更容易收到”吗?
在海口市各大免税商场,新免税产品的推出正在悄然加速。一位销售代表表示,11月初新政策实施后,最近被列入免税清单的宠物玩具和便携式乐器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就被抢购一空。受欢迎的不仅限于“新产品”。据合作门店统计,11月1日至11日进城免税的顾客突破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除了很快售空的新免税商品外,香水、时尚产品、进口酒精饮料和电子产品仍然很受欢迎。随着新政策的实施,海南居民的消费习惯也在悄然改变。海口市民王先生刚从海岛旅游回来,回岛第二天就来购物。
新政策下,海南岛居民可享受欢乐每年10万元的免税津贴。如果您有每年访问一次出岛的记录,您可以无限次购买和提取免税物品。不过,王先生也指出,“买即送”仅限于15个品类的产品,并非所有品类。记者采访的大多数消费者都承认新政策将带来便利,但发现他们希望该品类更加开放、限制更少。
海南药品器械审批进入“快车道”
过去,许多患者必须出国接受治疗。海南自贸港封关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将让国际新药品、新设备“更快”引进。如今,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开发区,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的新型药品和器械可供国产。随着导入速度越来越快,很快,更多的患者将有预期寿命。海南封关行动进入倒计时,这个医疗特区将如何在“快”字上做文章?我们来看看记者的报道。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米诺代先生在儿童救治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你的儿子患有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得益于乐成的许可政策,他服用了亚洲首个抗寡核苷酸疗法Vitraxane,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在乐城,中国患者可以跟上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从世界上最小的可持续17年的起搏器到可支持系统升级的人工耳蜗。这背后是进口药品和器械审批的高效“快速通道”。乐城管理局倪金星告诉记者,只需要一点时间首批新药或新器械从申请到发货的期限为10个工作日。记者发现,他的微信账号里全是一群罕见病患者。每当有新药获批上市,他和团队就立即发出信息,帮助患者尽快“接受”治疗。
截至目前,乐成已完成520余项国际创新医疗器械的“中国首用”,累计惠及超过20万患者。同时,基于现实研究政策,21个医药医疗器械产品通过乐城渠道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其中3个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这将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海南自由贸易港即将关闭。这将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让我们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经济学家曹元振g:封关行动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构成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基本条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一次制度性开放,分为几个阶段。基本上计划2035年建成,2050年全面开发。海南岛将发展成为自由贸易港,成为全球企业互联互通的门户,新的标准和法规将形成,全产业链将得到完善。这尤其体现在该地区中间品贸易的重要发展。亚太地区是连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
(央视记者王晨、董斌、王博峰、叶帆)